资讯详情
跨越千年的对话
发布时间:
2014-04-10
一千多年前,大明宫作为大唐王朝的中枢宫宇,曾经无比绚丽地见证了大唐帝国前所未有的辉煌和荣耀,站立在令世界敬仰的东方文明之巅,这座宏大宫殿的背后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辉煌帝国。
往事越千年。一座城市,从功能型到文化型,是选择高楼林立的平庸无奇,还是选择繁华落尽的个性基因?这取决于这座城市埋藏在骨子里的记忆和历史文脉。
新千年的钟声已经沉寂。但是,中国城市的雄心壮志从来就没有泯灭过。西安,就是这样一座携裹着周秦汉唐遗韵、从历史的骄傲中走来、迈向伟大的文明城市。
今天,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抉择。大明宫,这座沉寂千年的遗址再次跃上中华文明史的舞台,向世人展示它的华美舞姿和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豪迈与自信……
高贵时代的繁华盛景
绛帻鸡人报晓筹,
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
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
佩声归到凤池头。
唐朝诗人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曾记述了这座宫殿威震八荒的盛景。那个时候,西罗马帝国刚刚沦陷,欧洲才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直到公元1000年,君士坦丁堡的人口有30万,巴黎仅有2万。而那个时候,长安城已是世界上人口过百万的繁华大都市,大明宫则是这座城市中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在它存世的200多年间,创造了占地350公顷、拥有50多座殿堂和楼阁的繁华胜景,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标高,曾经有17位皇帝在此“上过班”。毫无疑问,这座象征着至上皇权的宫苑,是当时世界文明的制高点,是盛唐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集中体现。
唐末,战事更迭,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乡土中国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么壮丽、那么豪迈的时代了。唐的传奇、唐的辉煌,活在“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古典诗歌中,活在历史的碎片里。
“功能城市”的文化抉择
历经千年,今天,大明宫只留下一些夯土遗址和历史长河中永不泯灭的记忆。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就是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保护,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拯救。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存代表了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竞争力。在以GDP论英雄时代,文化历史遗存所带来的GCP(国内文化总值)更是不容忽视。在新千年的中国城市角逐中,重庆在崛起,成都在发力,南宁在虎视眈眈。西安,这座千年古都,面临着再次抉择。
2007年,肩负着文化复兴的重任,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大明宫遗址这块圣地上,开始了一场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和谐共生的伟大实践。过去,城市因遗址而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走了弯路甚至受累。今天,城市更因遗址而留存了记忆,拒绝了平庸选择了高贵。
城市经历了由“功能型”——单纯满足人的生活、交往需要,到“文化型”,提供幸福指数和城市尊严的艰难选择。西安,如何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在迷失的城市竞争中保持自己高贵的文化血统和文化传承?
这是中国的城市从平庸蝶变到伟大的一次必然阵痛。
保护、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再次考验着曲江这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这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曾经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一系列让西安找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大文化项目: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临潼旅游度假区、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等等。
曲江,正在跃上中国文化产业的风头浪尖,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的潮起潮涌
在我国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李长春同志发表了题为《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讲话,讲话强调,“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多次到遗址现场考察指导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大明宫遗址保护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宣传,认为这是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座里程碑事件,他的评价代表了国家文物局对西安大遗址保护这次伟大实践的肯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前主席佩赛特在经过实际考察后盛赞,“保护好大明宫遗址是国际使命,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ICOMOS有责任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宫,这座沉寂千年的遗址,将迎来怎样的命运?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走出西方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如何真正实现继承和弘扬,让遗产有尊严地屹立在城市的中央?曲江,这个曾经创造了诸多文化巅峰的团队又将面临一个怎样的艰难历程?
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明城墙以北,龙首原以南。70年前陇海线开通,当火车驶进这片被历史遗忘于荒草间的广袤区域,从此,这里有了一个注定让人难忘与纠结的名字——“道北”。
这是一场文明的对话,谁和谁对话?在哪里对话?对话什么?
被深深遗忘的注定要被强大有力地唤起,这是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伟大与尊严的对话、荒芜与繁华的对话,道北与大明宫、曲江与大明宫、西安与大明宫、中国与大明宫、世界与大明宫的对话。
长久以来,现代城市遭遇的“泛围城式”的精神困局注定要以“发展”来寻求破解,急功近利的造城运动导致的“千城一面”注定让历史与现实、城市与市民没有尊严可言。把尊严还给市民,把尊严还给遗址,把尊严还给历史,毫无疑问,这是大明宫的选择。
“权威、强力、快乐、利益”。这是16世纪意大利人乔万尼•波特若在他的著作《论城市伟大尊严之因由》一书中所提出的城市兴起的四大因由,他说道,“使一个城市人口富庶和强大的最好方式乃是拥有至高的权威和权力,那将引起对它的从属、从属则集合,集合则强大。”
无论是从历史城建的“权威”,还是民族感召的“强力”;抑或是市民应获的“快乐”、城市应获的“利益”,大明宫都具备这样一种伟大与尊严的基本因由、这样一种强大的理由。
从道北搬迁到大明宫遗址保护,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决策者提出这是一座大遗址保护、改善民生的“塔山”,要秉承保护好大遗址,改变道北群众贫困落后生活现状,实现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和谐发展的坚定信念,牢记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确保群众合法权益的指导理念,需要有一批菩萨心肠、肝胆照人之士来完成这次伟大的实践。仅仅不到150天,曲江团队就完成了遗址公园3.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搬迁任务。此次搬迁涉及面积之广、人口之多、情况之复杂,在陕西省、西安市历史上少有的;而速度之快、社会之稳定、群众满意度之高空前罕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城市价值的兑现
城市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城市化过程中,遗址如何保持尊严,遗址保护如何惠及于民、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英国人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到,“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殖为社会创新”;“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改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的使命。”
城市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城市面积的“摊大饼”,关键的是城市价值的完美兑现、城市文化的完美再现,城市精神的完美呈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不仅是西安城市精神、价值、文化的核心辐射区域,而且是影响城市发展、改变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遗址与公园的复合体,它将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改善民生、提高西安人的幸福指数和自豪感完美结合起来,使大遗址保护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带领我们重返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最终兑现这座文明古都的城市核心价值。它简约而内涵丰富、美丽而沧桑、国际化而又民族特色鲜明。它的文化意象,渗透在殿前区、宫殿区和宫苑区,弥漫在太液池那240亩波光粼粼的水面,浸润在西安这座古老而又现代文明的城市骨子里……
下一页
下一页

最新动态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