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采访团车队亲历乌兹别克斯坦油荒
发布时间:
2013-09-18
乌兹别克斯坦油荒,这是行前听说过,但从未感受到的。但是在撒马尔罕布哈拉的途中(300),采访团的车队首次体验到了“荒”到了什么程度。领队小鹿说,他一路都在注意找加油站,但是空无一车的加油站肯定预示着根本无油可加,而有可能加到油的加油站外,则肯定排起长龙,少则几十台车,多则上百台车,长长地沿路边一字排开。
在途中,人可以一两顿饭不吃或者少吃,但车可不干,就差那么一升油,它也不会跑最后的那一公里,所以在烈日下关上空调行车,也是一件煎熬的事。补给汽油成了这段行程中的头等大事。所以,偶尔可以遇到公路边上放着的五升左右的小油筒,成了车队的一线希望。放置这些油筒的地方,表示当地居民在此出售汽油,来源不洋,价格不低,品质不好说,但不可以不关注。为了保险起见,车队中的四辆车试探性地在一处号称标号为80号的“黑市”加油四十升,共花掉88000苏姆(折合四美元),好在在随后的一百多公里路上没出什么意外。车队坚持行进到布哈拉时,几乎所有车的油表警告灯都亮起,迫在眉睫的问题不得不解决了,但这个城市的油荒的形式更加严峻。
经多方联系,采访团的车队通过“关系”来到了一处汽车修理厂,那里的黑市油价虽然比塔什干高出了一倍,但好在是找到了可加的汽油。由于不是正规的加油站,所以汽油的计量成了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虽然找来了一个50升的计量器和一个20升的油筒,但是折合后再加进车时,相当于加了两遍油的时间。大约四小时后,才将所有的车基本“喂饱”。
8月29日,车队继续前行来到西瓦,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大力支持与协调下,采访团车队终于以正常价格购到了汽油,而且加油站为车队打开了绿色通道——不用在上百辆的车龙后排队等候。由于在西瓦汽油紧缺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每车仅能够加到汽油20升。即便如此,西瓦人民的热情与友好足以体现。
上一页
上一页

最新动态
NEWS